內容來自sina新聞

這個鎮文化站成瞭閑置空房







??湖南日報記者歐金玉史學慧前不久,記者接到冷水江市鐸山鎮村民反映,4年前,該鎮花瞭近百萬投資建設的文化站,至今還是一棟空房子,根本沒起到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的作用。

新竹市信貸

??文化站建瞭4年還是一棟空房



??日前,記者來到冷水江市鐸山鎮。鐸山鎮文化站位於鎮政府不遠的龍潭村,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棟嶄新的二層樓房子,大門旁掛瞭一塊“冷水江市鐸山鎮文化站”的

牌子,大門被鎖上瞭。記者從玻璃窗望進去,裡面空無一物。屋前的水泥操坪上立瞭兩個籃球架,可其中一個已被削去瞭一半。



??龍潭村一位姓謝的村民告訴記者,2010年下半年,冷水江市鐸山鎮政府說為瞭豐富村民文化娛樂生活,搞好新農村建設,征用瞭他傢1.99畝稻田建文化站。他傢田土本

來就少,但為瞭支持公益事業便同意瞭。誰知道,上級部門花巨資建好房屋後,兩層樓的房子一直空著,水泥操坪成瞭一些車輛堆放貨物的場所,連籃球架都被這些

人卸貨時弄壞瞭。村民對此很不滿,這樣的文化站,實在是浪費國傢錢財。



??龍潭村謝支書訴苦說,該鎮的文化站是由他們村負責修建的,當

初建設文化站時,市文化部門隻給瞭24萬,征地和建房花的50多萬元全是村裡的錢。此後上級部門沒有相關配套資金,而近幾年村裡財務緊張,根本拿不出錢搞

文化站的後續配套建設。目前文化站既沒有任何設施,也無專人管理,起的作用也隻是晚上村裡的婦女來文化站前空坪上跳跳舞。



??文化站配套資金無保障



??按照有關規定,鄉鎮綜合文化站應具備三室一廳一房(書報刊閱覽室、培訓教室、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室;多功能活動廳;管理用房),每個站應有1至2名專職工作人員。



??對

此,冷水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文化的王副局長說,近年來,國傢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,投入瞭大量資金。該市各鄉鎮都建立瞭鄉文化站,有的村裡

也搞起瞭文化站。大多數文化站活動開展得好,極大地豐富瞭群眾的文化生活,但確實也有少數像鐸山鎮文化站一樣成瞭擺設。其主要原因,是目前我省對鄉鎮文化

站沒有統一的管理模式,有關方面的經費,也就隻有每個鄉鎮一筆每年2至4萬元的群眾活動經費,其他的投入主要是靠各鄉鎮自己想辦法。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

的,文化站的建設就搞得好些。



??據王副局長介紹,鐸山鎮文化站雖然掛牌是鎮文化站,但實際上是由龍潭村負責建設管理的。由於村裡財力

有限,便成瞭現在的“空殼”現狀。2014年6月,市裡到該文化站檢查時發現,文化站連電都未通,水泥操坪堆滿瞭木材。為此,市裡專門給該文化站撥付瞭2

萬元啟動經費,但後來還是沒起到什麼作用。



??讓文化站真正“站”起來



??據瞭解,各地類似鐸山鎮文化站的情況並不是少數。不少鄉鎮村建瞭文化站後,後續日常管理卻困難重重:一是部分綜合文化站配套設施不完善。電腦、音像、投影等

技術設備沒有配備齊全,圖書、報刊等資料的配備離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;二是綜合文化站人員管理機制不健全。按要求每個站應有1至2個專職工作人員,但很

難落實。個別鄉鎮即使配備瞭工作人員,都是既參加鄉政府中心工作,同時又得兼顧綜合文化站的工作,直接導致瞭綜合文化站日常運行存在一定的問題。



??針對目前城鄉基層文化基礎設施的現狀,人們呼籲:地方政府要加大財政對文化投入、扶持的力度,進一步加大鄉鎮文化隊伍建設的經費投入,加大綜合文化站多元化

合作力度,增加其軟件和硬件設施配套資金,為農村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。同時,要加強綜合文化站和其他農村活動中心合作互動,讓群眾樂於參加綜合文

化站的各項活動,使綜合文化站並不是僅僅一個“空殼”瞭事,做到建有所用,用有所效。





新聞來源http://c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5-03-01/08345977596621440215286.sh奢侈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ro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